7 月 31 日,国家网信办深夜约谈英伟达炒股配资网站识必选,H20 芯片 “追踪定位 + 远程关闭” 功能引发全民恐慌。但真相更残酷:这场安全危机,没有一家巨头能独善其身。从英特尔、AMD 到高通,从电脑、手机到智能汽车,漏洞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
今天,我们用具体案例、实用手册和数据对比告诉你:哪些设备正在 “裸奔”?普通人该如何自保?
01 英特尔:从 “牙膏厂” 到 “漏洞王”,十年攒下的 “后门礼包”
2024 年 10 月,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《年度芯片安全报告》直接点名 [^0^]:英特尔的漏洞数量和危害程度,在消费级芯片中 “遥遥领先”。
Downfall 漏洞(CVE-2023-20569):6 代到 11 代酷睿处理器全中招。黑客无需物理接触,就能远程窃取设备中的加密密钥 —— 这意味着你的网银密码、聊天记录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复制。
Reptar 漏洞:谷歌安全团队实测证明,该漏洞能让云服务器瞬间崩溃,导致多个用户的数据 “混在一起泄露”。国内某云服务商曾因此紧急下线 20 万台英特尔实例。
13/14 代 i9 崩溃门:用户玩《赛博朋克 2077》时频繁蓝屏,英特尔承认是 “微代码错误”,却拖了半年才发布补丁。期间,大量设计师、程序员因工作文件丢失维权。
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英特尔 CPU 内置的ME(Management Engine)模块—— 一个被网友称为 “上帝模式” 的隐藏程序。2017 年,CVE-2017-5689 漏洞曝光:即使电脑关机,ME 模块也能被远程唤醒,偷偷记录你的操作轨迹。更糟的是,这个模块无法彻底关闭,相当于给设备装了个 “永久监听器”。
网友辣评:“英特尔挤了十年牙膏,顺便攒了十年漏洞。买 CPU 送‘后门’,这波不亏?” 2.3 万
02 AMD:Zen 架构 “全军覆没”,云服务器、智能汽车都遭殃
你以为 AMD 是 “安全清流”?2023 年全球顶级安全会议 Black Hat 披露的漏洞 [^1^],打了所有人的脸:
Inception 漏洞(CVE-2023-20593):从 Zen1 到 Zen4 全系列处理器沦陷。黑客只需在虚拟机里植入一段代码,就能直接 “偷看” 宿主机的内存数据 —— 这意味着你在云服务器上存储的文件,可能被隔壁租户轻松窃取。
Sinkclose 漏洞:攻击者能篡改笔记本 BIOS(基本输入输出系统),植入永久无法删除的木马。即使你格式化硬盘、重装系统,木马依然能在开机时自动启动。
实测影响:
腾讯云、阿里云紧急下线部分 AMD 实例,导致数千家企业业务中断;
某国产车企基于 AMD EPYC 芯片的智能驾驶域控,因漏洞风险被迫推迟量产,直接损失超 10 亿元。
03 高通:手机、汽车、门锁 “一锅端”,漏洞比功能还多
2024 年 10 月,《华尔街日报》曝光高通 64 款芯片存在 DSP 零日漏洞(CVE-2024-43047)[^2^],涉及范围之广令人咋舌:
手机端:小米 13、vivo X90、荣耀 Magic5 等热门机型全部中招。漏洞位于负责音频处理的 DSP 芯片中,黑客可通过恶意 APP 窃取通话录音、相册内容。
汽车端:搭载骁龙座舱平台的多款车型,被演示 “远程控制刹车”—— 只要连接车载 WiFi,攻击者就能在 1 公里外让行驶中的车辆减速。
物联网设备:使用骁龙 Wear 芯片的智能门锁,被安全专家现场演示 “10 秒破解指纹解锁”,全程无需物理接触。
有网友晒出系统截图:“我的小米 12 Pro 刚更新补丁,提示‘修复高通芯片安全漏洞’… 现在看手机都觉得后背发凉。” 系统截图 | 1.8 万
04 30 秒自查:你的设备是否在 “裸奔”?(附操作手册)
▶ Windows 电脑用户:
按Win+R输入 msinfo32,回车查看 “处理器” 型号;
若显示Intel 6-11 代酷睿或AMD Zen1-Zen3,立即做两件事:打开 “设置→更新和安全”,安装最新系统补丁;登录电脑品牌官网(如联想、戴尔),搜索对应型号的 BIOS 更新包(漏洞修复常依赖 BIOS 补丁)。
▶ 手机用户:
安卓:打开 “设置→关于手机→处理器”,若显示 “高通骁龙 7 系 / 8 系”,需将系统更新至 2024 年 10 月后版本(补丁会标注 “修复高通芯片漏洞”);
iPhone:A12 及以上芯片暂无公开漏洞,但建议关闭 “设置→隐私与安全性→跟踪→允许 APP 请求跟踪”,减少数据泄露风险。
▶ 进阶玩家:
英特尔用户可尝试用开源工具ME Cleaner禁用 ME 模块(需刷写 BIOS,操作前务必备份数据,部分品牌可能拒保);
关注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(CNVD)每月高危通告,第一时间获取漏洞动态。
05 国产芯片的机会:华为昇腾凭 “无后门” 突围
360 创始人周鸿祎在 2024 年网络安全大会上公开表示 [^3^]:“我们的数据中心已全面转向华为昇腾 910B,推理性能够用,关键是没有远程控制模块,更安全。”
从数据看,国产芯片的 “安全优势” 已逐渐显现:
芯片型号
2023-2024 年公开高危漏洞
是否有远程控制模块
中国监管认证情况
英伟达 H20
3 项
追踪定位 + 远程关闭
❌ 被网信办约谈
英特尔 13 代酷睿
7 项
ME 引擎(无法关闭)
❌ 未通过安全备案
AMD Zen4
4 项
PSP 模块
❌ 未通过安全备案
华为昇腾 910B
0 项
❌ 无相关模块
国家可信计算认证
龙芯 3A6000
1 项(低危)
❌ 无相关模块
国家三级安全认证
写在最后:你选性能,还是选安全?
每一次漏洞曝光,都是给消费者的 “安全提醒”:当芯片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,“后门” 可能藏在任何一个进口品牌里。
有人说:“我不在乎漏洞,性能够用就行。” 但当你的网银密码被窃取、汽车被远程控制时,性能还有意义吗?
也有人问:“国产芯片性能差一截炒股配资网站识必选,值得换吗?” 或许现在的昇腾、龙芯还不算顶级,但至少它们不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,悄悄 “偷窥” 你的生活。
金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